字号:

聋哑青年曾童良的雕刻人生

2010年04月07日 来源:manbe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网

 

一块只有2.8厘米宽的香樟木,经过十几分钟的雕刻,一块造型别致的小傩面具就展现在人们眼前。雕刻者,就是南丰县莱溪乡西山村的聋哑青年曾童良。

阳春三月,笔者来到莱溪乡西山村采访,在村中一间二层楼的房屋前,摆满了各种木雕作品:有造型生动展翅欲飞的雄鹰,有和蔼可亲满面笑容的弥勒佛,也有慈眉善目的观音,还有瞪眼张口的傩面具“开山”。这些都是曾童良的代表作。随行的朋友得知这些都是出自一名聋哑人之手,赞叹中又增添了敬佩。

今年28岁的曾童良在3岁时因患病失去了听觉,从此,他的人生进入了一个无声世界,快乐的童年离他远去,看着同龄人高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他沮丧、流泪。他的父亲曾林旺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除了守着家里的几亩桔树林外,还要利用自己的木工技术帮别人打点家具以贴补家用。为了让曾童良恢复听力,做父亲的没少操心,先是背着儿子去省城的专科医院治疗,医生诊断为:曾童良是3岁时受到药物影响导致听力神经被破坏。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并不富裕的曾林旺感到无奈,只好回到南丰请中医师用针灸治疗,希望能把儿子治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没有什么起色,曾林旺只好将儿子送到抚州聋哑学校接受基础教育。

曾童良16岁那年,父亲将他送到南丰县民间工艺雕刻师王志明创办的雕刻厂学习木雕手艺。由于不能用语言交流,他只能靠眼睛看和手语比划,师父雕刻的一招一式、每件作品的造型他都记在心里。学艺过程中,从最重的活搬木料到手工劈坯、锯木板,他总是抢着干。从雕刻一块不足一枚硬币大的小傩面具开始,到制作一米多高的佛像造型,曾童良都用功刻苦,他对每一件工艺精致的作品总要琢磨一番。为了了解、掌握更多的木雕造型艺术,他购买了十余本有各种木雕造型图案的书刊,一件件研究,碰上复杂难雕的,他先在红薯、萝卜上练习雕刻,研究刀法。

经过五年的学艺,曾童良满师了。五年间,曾童良在王志明师父的作坊里雕刻了作品上千件,他的勤奋好学受到师父和师兄弟们的好评。

2001年,为了使自己雕刻的艺术作品走向商品化、产业化,曾童良辗转福建、广东等地的雕刻工艺厂,边打工边学习,月薪三千余元。由于他雕刻工艺出色又不能言语,颇受老板和工友喜爱。

2008年,曾童良与邻村一名残疾姑娘结婚,在外务工七年之久的他谢绝了老板的挽留,回到家乡创办了工艺雕刻作坊,每天从早到晚雕刻接来的订单或进行雕刻创作。当地一家私企的老板十分看好曾童良的雕刻技术,表示要请他为自己雕刻几件红木作品。

从事雕刻十二年来,曾童良雕刻的作品很多,不但造型生动而且刀法细腻,体现了一个山里残疾青年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一件件作品呈现出的是一个无声却丰富的心灵世界,更体现着他在无声世界里雕刻着灿烂的人生。

版权声明

  • manbe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manbe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manbe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manbe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manbe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manbe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manbetx官方网站手机登录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email protected]